老鷹押寶藍領中鋒:查爾斯-巴錫能否用護筐拼出正式合同?
合同玄機:Exhibit10條款背后的博弈
老鷹此舉暗藏玄機。根據NBA規則,Exhibit10合同本質為無保障訓練營合同,但附加條款允許球隊在常規賽開始前將其轉為雙向合同,或支付5萬美元獎金將球員下放至發展聯盟附屬球隊。不過,由于巴錫已擁有4年NBA資歷,其合同無法轉為雙向合同,這意味著他若想留隊,必須直接競爭老鷹剩余的2-3個正式名額。
老鷹陣容中目前僅有11份保障合同,維特-克雷伊奇的高額保障合同進一步壓縮了空間,但非保障名額的靈活性為巴錫提供了機會。與他競爭的還包括凱萊布-休斯坦、穆罕默德-蓋耶和恩法利-丹特三名非保障合同球員,但巴錫的護筐專長與老鷹內線需求高度契合。
數據解碼:從吃餅工兵到護筐利器
巴錫的NBA生涯堪稱藍領模板。自2021年次輪第53順位被76人選中后,他輾轉馬刺三個賽季,累計出戰113場常規賽,場均11.1分鐘內貢獻4.3分4.3籃板0.9蓋帽,投籃命中率高達63.1%。盡管三分命中率僅23.1%,但其籃下終結效率(63.1%命中率)和前場籃板拼搶能力(場均1.2個)堪稱同位置佼佼者。
上賽季在馬刺,巴錫在有限時間內仍保持高效:36場比賽場均10.4分鐘,貢獻4.4分4.2籃板0.8蓋帽,命中率58.1%。更令人矚目的是他在夏季聯賽的爆發:代表凱爾特人出戰3場,場均21.3分鐘內狂攬15.3分11籃板2蓋帽,命中率70.4%,罰球更是100%命中。這一表現直接打消了歐洲球隊的邀約,讓他堅定重返NBA的決心。
戰術適配:老鷹內線的最后一塊拼圖?
老鷹目前內線輪換中,奧孔古(17號)與卡佩拉(已離隊,需替代者)的風格偏向傳統護筐,而巴錫的機動性可提供更多戰術選擇。其2.08米的身高與104公斤的體重,結合出色的換防腳步,能有效應對現代籃球中鋒的空間化趨勢。盡管防小個球員時易被針對,但老鷹可通過陣容搭配彌補這一短板。
教練組更看重巴錫的即插即用屬性。他無需持球開發進攻,只需通過擋拆順下、補籃和弱側補防貢獻價值。若能在訓練營和季前賽中證明自己能穩定輸出10-12分鐘的高效護筐,他完全有機會擠掉蓋耶(彈速出色但經驗不足)和丹特(機動性強但對抗待驗證)等競爭對手。
風險與機遇:傷病陰影下的最后一搏
巴錫的隱患在于傷病史。過去四個賽季,他多次因腳踝和膝蓋傷勢缺席比賽,出勤率偏低。但老鷹管理層認為,其夏季聯賽的出色狀態證明健康問題已得到控制。此外,Exhibit10合同的低風險特性(若裁員僅需支付少量獎金)讓球隊敢于下注。
對巴錫而言,這是職業生涯的關鍵轉折點。若能留隊,他將成為老鷹內線的重要輪換;若被裁,則可能轉戰發展聯盟或重返歐洲。但以他夏季聯賽展現的競技水平,留在NBA體系內的概率遠高于過往。
結語:藍領中鋒的逆襲樣本
在NBA小球時代,查爾斯-巴錫這類傳統內線愈發稀缺。老鷹的簽約看似保守,實則精準瞄準了球隊需求:用低成本獲取一名能立即貢獻的護筐者。巴錫的命運,將在訓練營的每一次卡位、每一次封蓋中決定。若他能將夏季聯賽的統治力延續至正式比賽,這份訓練營合同,或許將成為他通往穩定輪換生涯的敲門磚。